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四川美术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创新美术教育教学,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美培元,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培养优秀专业人才。
夯实美术教育教学基础
学校梳理探讨美术教育目标、学科建设规划,强化美术教育平台与抓手,夯实美术教育教学基础。
学校召开2024年美术与书法学位点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依据学科建设指标体系及学科建设项目质量标准,强化学位点的统筹协调和布局,做好前瞻性思考和可行性研究。
学校成立美育学院,以“普及社会美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对外交流”为目标,服务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促进国际化艺术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发起成立“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育联盟”,联合多家兄弟院校开展美育工作交流合作,实现美育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秉承“虚实相生 手智合一”的理念,学校大力推进艺术创新虚仿教学实验室项目,以“夯实一流学科、支撑一流专业、支持一流课程”为目标,整合国家级虚仿一流课程与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等优势教研资源,深入探索具有川美特色的新文科艺术学类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创新“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
优化美术教育教学思路
学校深刻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深入思考学术学科建设、优化美术教育教学思路,持续提升美术教育教学发展,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向与思路。
学校承办“第二届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展出全国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教育、研究与创作成果,展示中国美术教育教师水平和中国美术教育事业最新成果,为全面深化高校美育综合改革提供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
学校举办第一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育论坛,围绕“学校美育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创新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在完善美育课程和教材体系、深化美育教学与评价改革等方面作出有益探索。
学校举办中国专业美术院校油画联盟教学与创作研讨会暨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年展三十周年文献展学术论坛,致力为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实践提供新思路、新方向。组建视觉艺术研究院,统筹校内研究资源,以艺术史、艺术理论和交叉学科的角度开展项目研究和讲座,扩充美术教育的新视野、新方法。
创新美术教育教学实践
学校着力搭建与社会各界美育工作合作共进的平台,通过校际合作、馆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样化的方式拓展专业人才培养通道,着力强化美术实践教学活动,发挥高校在美育实践探索中的引领作用,提升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
学校着力打造专业技艺训练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培劳等育人要素融合的立体实践内容,创设铺陈在革命圣地、城乡社区、田间地头的多元育人课堂,推动新时代美术教育专业课与思政课在守正创新中的“同向同行”,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德艺双馨的时代新人。
学校组建10余支外出实践教学“大思政”工作坊队伍,组织开展“踏寻红色足迹,传承红岩精神”等专题教学,在原有写生、采风等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通过讲座学习、实地写生和师生讨论,引导学生聚焦红色文化、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等现实内容,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个人的历史感悟和思政理解,提升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
拓展美术教育教学服务
学校拓展美育教育教学形式,主动服务社会,开展公共美育,推动艺术普及,实现艺术共享,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美育教育服务,营造潜移默化的美育教育社会氛围。
学校共同发起集课程教学、工作坊、展览、研讨会、出版于一体的“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用生活美学的理念连接人与人、人与艺术。
学校主办“第五届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论坛”,诠释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设中美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为推动艺术创新赋能城乡发展、培养“艺术+社会服务”型人才注入新活力。
学校举行“美术馆之夜·夜游美术馆公共美育周”,通过线上与线下多渠道融合,推出更多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激发美术馆的公共美育活力。
(作者:王建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