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观澜古墟夜景 资料图片
观澜古墟游人如织。资料图片
20世纪80年代的观澜古墟。 资料图片
【老商圈 新消费】
“古墟又活起来了,真好!”在一间由古色古香的青砖瓦房改建而成的书吧中,深圳松元厦村村民陈俊和兴奋地告诉记者。
客家话里一般将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市集交易日称为“墟日”。陈俊和口中的古墟,正是深圳保存最完好、位于龙华区北部的观澜古墟。1766年,客家人在观澜河畔开墟建市,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墟市和进出口商贸中心。随着时代变迁,自20世纪90年代起,居民迁出,房屋空置,古墟逐渐衰落。
然而,如今再走进古墟,走在一条条极具岭南风情的街巷中,脚下的石板路,石制的招牌、斑驳的字迹,处处彰显历史的厚重感;商埠文化、华侨文化、客家民俗、非遗技艺交相辉映,数字体验、沉浸式戏剧光影交错,古朴与现代在这方天地实现了交融。
原汁原味,重现旧时记忆
“我原来就住在卖布街上的祖屋,典型的客家建筑,木梁结构的青砖瓦房。”居民林乐童回忆起儿时居住在古墟的那段时光,“一到墟日,我就在阁楼上向外望,来来往往的人群好热闹啊!”
从高处俯瞰,观澜古墟由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街观澜大街和东西走向的四条街巷组成,集中了诸多清中期到民国时期的商铺、老宅和碉楼等建筑。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购物场所越来越多,古墟渐渐冷清。从2019年开始,龙华区政府对观澜古墟实施了保护性开发修缮工程,遵循“修旧如旧,保护为主”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了当地岭南特色与西方元素融合的建筑特点。
“政府很用心,不久前我还回去看过,家里的老屋复原得跟坍塌前几乎一样!”如今,身为客家美食非遗传承人的林乐童又回到古墟,开了一家客家特色小食店,让往来游客有机会品尝到当年的老味道。
“这些老屋不仅是深圳近代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客家民俗风情的物质载体,也是在地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无论是建筑本身的修缮还是街区的业态运营,都要让人感受到原汁原味。”深圳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副会长张治屏一边说,一边向记者介绍修缮后的空间。
“像这片建筑,楼上住客,楼下喝茶、赏景、逛墟,游客们来到这里,体验到的场景和生活方式,都与旧时自五湖四海来此的客商无二。”张治屏介绍。
如今漫步古墟,老街区有了新业态:过去售卖布匹、制衣的卖布街,如今开设了古法旗袍制作、手工扎染等创意店铺;在观澜大街上,洋行、票号外观依旧古朴,内里却变身为美术馆、艺廊、美育研学基地等场所,吸引了不少游客。
文化引路,体验新旧交融
在各种古镇、古街修复和商业化改造的趋势中,观澜古墟如何跳脱“千篇一律”的模式,以独有的特色“盘活”这座沉寂了数十年的老街区?
答案是独具特色的文化。
“我们梳理了独有的在地文化和历史,通过社区共建、举办各种活动和文化节,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归属感。”龙华区委常委、观澜文化小镇指挥部指挥长黄立敏说。
醒目的红色欧式建筑“澜阁”,曾是当地最豪华的酒家。如今,当游客们来到古墟,进入这座地标性建筑后,都可以领取到口袋书,开启一场历史文化互动体验。每个人都可以在公益酒家掌门人、满生制衣布行老板、恒隆票号老板、归国侨胞四个角色中作出选择并领取相应任务,通过沉浸式剧情、艺术装置、历史互动等多种形式,身临其境地感受曾经的古墟生活日常。
不久前,一场“织梦东方”主题时装秀在古墟上演,让观众在传统与潮流的碰撞中感受艺术之美。“这里原本就有一条卖布街,从清朝就开始售卖土布、成衣加工,后来逐步发展为引领布匹潮流的交易空间。我们选择在这里重现纺织艺术之美,将国潮服饰与历史文化街区相结合,重新激活了传统‘墟市’的空间功能,也以历史建筑为背景给予国潮服饰新的表达方式。”大秀创作者、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刘勇说。
如今,大型实景沉浸式互动演艺秀《古墟1938》、“墟得春晚”、“墟时之境”时尚新品发布秀、“观澜游径一起趣探索”、古墟学堂“文化点灯”等丰富活动在古墟不时上演,不仅展示了古墟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巧妙地融合了现代元素,让文旅消费新场景激发古墟消费新活力。
创意表达,增添现代魅力
“从开始每天几杯,到现在最多能卖二三百杯咖啡,许多客人都是冲着‘国风’来的。”皆得所愿咖啡馆店店主廖作敏向记者展示着结合了在地文化的咖啡,用冰冻咖啡制成的可爱小醒狮趴在杯檐、每一个咖啡杯都印有书法写下的“美事发生”“柿柿如意”“富瘦双全”等带着好彩头的祝福语。
“文化传递的是一种情感,透过文化的创意表达,古墟能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人,也能让人们的脚步停留得更久。”廖作敏说。
每当夜幕降临,古墟的排屋、碉楼便成为幕布,借助数字技术,科技感十足的光影粒子在百年古墟灰墙黛瓦上跳跃,古墟百年变革的历程被清晰呈现。《遇见·观澜》《印象古墟》《松影弄月》《晓梦迷蝶》等灯光秀不断上演,共同构成了古朴厚重与现代科技元素结合的光影盛宴,为游人带来“人在景中走,景在画中游”的体验。
如今在观澜古墟,创意成为独特而极富吸引力的元素,一个文化创意点亮另一个文化创意,一处文创空间启发另一处文创空间,传统文化的元素在这里溢彩流光,为人们带来别样的体验与感受。
(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