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书画频道> 热点 > 正文

待看繁花映水明

来源:光明日报2025-08-12 09:40

  《东庄图》之曲池开页 南京博物院藏

  《东庄图》之菱豪开页 南京博物院藏

  《东庄图》之朱樱径开页 南京博物院藏

  图一

   【藏品的故事】

  南京博物院院藏一级文物、明代沈周《东庄图》,是园林绘画中的精品,描绘了苏州东庄之中各处风景,原本应为24帧,每帧都有书法家李应祯的小篆对题,记录所绘景物名称。沈周创作后不久,该册就散佚了3帧,只存21帧。《东庄图》没有明确纪年,风格上用笔圆润劲健,设色明丽清雅,可见沈周从细到粗、从繁入简的转变,应是中年所作。

  园林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一类重要题材,历史上著名的有卢鸿《草堂十志图》、李公麟《龙眠山庄图》等,画后董其昌的题跋将《东庄图》与它们比较,在其看来,沈周的这件作品“出入宋元,如意自在,位置既奇绝,笔法复纵宕,虽李龙眠山庄图、鸿乙草堂图,不多让也”。

  《东庄图》在民国时期是大藏家庞莱臣的收藏,新中国成立后,由庞家的后人捐赠给南京博物院。这件作品在进入南京博物院之后,多次在重要的展览中展出,并得到很好的保护和研究。1986年,谢稚柳、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几位专家学者在鉴定时指出,这是沈周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计划今年年底,《东庄图》将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君到姑苏见——明代以来书画中的苏州景观”特展中展出。

  吴宽是明代礼部尚书、文学家、书法家,东庄是其父亲吴融在苏州城东修建的一处园林。这里极负盛名,李东阳曾为其撰写《东庄记》,刘大夏则有“吴下园林赛洛阳,百年今独见东庄”的感叹。沈周与吴家人关系甚笃,他馈赠好友的作品往往都是至精之作,《东庄图》应是沈周受吴家人之托所作。

  吴宽是沈周的挚友,两人在一起有很多美好的记忆。吴宽在诗中曾说:“吴中多湖山之胜,予数与沈君启南往游。”从沈周的年谱和文集来看,沈周多次前往东庄与吴家人雅集。成化十年甲午(1474),这年沈周48岁,他从相城赴苏州,访吴宽的父亲吴融于东庄。成化十二年丙申(1476)秋,沈周50岁,再访东庄。此时吴融已经病故,吴宽自京城返回苏州,居家服丧。成化十四年(1478),沈周52岁,应吴宽之约在东庄留宿并写下《雨夜宿吴匏庵宅》。弘治六年癸丑(1493)九月十五日,沈周67岁,赴吴宽所居之东庄,并创作了《五柳图》。这仅是四次有诗文留存的沈周到访东庄的记录,实际上沈周去往东庄远不止这几次。

  正是因为沈周与吴家深厚的情谊以及他多次到访东庄,沈周笔下的东庄才能如此引人入胜,我们似乎能随着画家的笔触走进历史,去探寻那座早已湮没不见的园林。

  东庄根据地理环境来看,位于苏州城的葑门边上。图册其中一开名为“曲池”,描绘的是流水潺潺汇入一片池塘中,池中荷叶田田,荷花绽放,岸边花草遍布。据历史记载,苏州葑门边上地势低洼多水而不能种植禾黍,于是被种上了荷花观赏,往来船只上的客人都不采摘。东庄紧邻葑门,所以这里也多种荷花。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这天苏州人都会聚集在葑门赏荷纳凉,荷花荡中画船鼓箫极为热闹。这时的曲池想必也是苏州著名的赏荷之处。

  《东庄图》有一开名为“菱豪”(“豪”通“濠”)。图中远景为茅屋和竹林,近景为一蜿蜒曲折的水濠,两岸菱叶丛生,水中可见三两人正乘船采菱。明代《长物志》中记载:“两角为菱,四角为芰。吴中湖泖及人家池沼皆种之。”菱濠中的菱,可能就是吴家人所种。东庄的主人吴宽曾在《对雨》一诗中写到“东望菱濠归去好,吴侬家有木兰桡。”桡指船桨,木兰桡典出唐代韩翃之诗“相访不辞千里远,西风好借木兰桡”,用来指代小船。吴宽此句,正与沈周所绘菱濠采菱所合。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正是吴宽和沈周两位好友心意相通之处。明代苏州盛产菱,明代王鏊编写的《姑苏志》中“土产”一节中就记录有菱。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还突出了菱的药用价值,称菱角磨粉熬粥可以解内热,有益于肠胃。苏州人可以将菱从夏末一直吃到秋末,而菱也与芡实等一起并称为“水中八仙”。正是因为采菱活动的兴盛,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广泛流行采菱歌。农人一边乘舟采菱,一边吟唱着采菱小调,已经成为一道江南水乡农业生活的风景线。

  图册中有一开名为“桑州”的画面,所绘桑林密密,枝叶繁盛。画家有意将这种繁密与下部留白的池水形成对比,以加深视觉张力。吴宽曾如此描写这处桑洲:“汲溪灌桑树,叶多蚕亦稠。衣被尽天下,美哉真此洲。”小小的桑树林其实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生产的一个缩影。苏州所在的太湖区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桑蚕的重要产区,苏州也保留了一系列与桑蚕生产相关的习俗。环太湖诸山因多石田,不适耕种,村民多以桑蚕为生。当地人从春末就开始举办各种祈蚕仪式,并称四月为“蚕忙”。此时家家门上都贴红纸,绝少来往。立夏时节,蚕种孵化成熟,就会有购买育成三眠蚕的船前来,民间谚语称之为“立夏三朝开蚕党”。等到小满时,蚕妇开始煮茧缫丝。与此同时,农民以油车压油、以水车汲水灌溉,加之缫车缫丝,合称“小满动三车”。事实上,沈周还画过专门描绘蚕食桑叶的《加餐图》,在孙艾所绘《蚕桑图》上也留下了自己的题诗。不论沈周还是吴宽,桑、蚕都与他们的日常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已经深深影响到每一个苏州人的生活。

   “鹤洞”也是《东庄图》中的胜景之一。图中山丘下是深邃幽栖的洞穴,山上植被茂盛,洞前一只丹顶鹤闲庭信步。鹤与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苏州很早就有养鹤的风气。北宋文人朱长今隐居苏州,在其所居的“乐圃”中著书立说,他的《乐圃记》中就记载自己的园林中“有鹤室,所以畜鹤也”。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也提到文人养鹤乃一风雅之事——“空林野墅,白石青松,惟此君最宜。其余羽族,俱未入品”。南博藏有一件明代曾鲸款的肖像画,画中像主身穿常服立于庭院之中,从其身后书斋中的文玩摆件和院中的植物来看,这描绘的也是一处园林,园中童子的身边就是丹顶鹤。南博还藏有清代柳遇所绘《兰雪堂图》。兰雪堂是苏州名园拙政园东部的主厅,画中兰雪堂前的庭院里也有一只鹤。宫廷画家徐杨的《姑苏繁华图》中有一处细节:画面中部江苏按察使司后面的庭院中养有三只鹤。今日苏州很多地名,比如虎丘的养鹤涧、皮市街的鹤舞桥、韩家巷的鹤园都与鹤相关。正因为苏州自古以来就有养鹤的传统,所以苏州又有“鹤市”的别称。

  樱桃是夏季的美味,《东庄图》册中有一开名为“朱樱径”,所绘即是樱桃的一种。沈周采用对角线构图,画面中心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径将两边的绿树红樱串联起来。《吴郡岁华纪丽》中记载吴中所产樱桃主要是四种,即朱樱、紫樱、蜡樱、樱珠。其中以朱、紫两种最为珍贵。范成大在《吴郡志》中提及,吴地在唐时就以樱桃闻名。苏州的光福就是重要的樱桃产地。明代文人张元凯在与友人毛仲章前往光福玄墓山品尝樱桃之后,写下了“白云流绿竹,朱果照青山”的名句。初夏是樱桃上市的季节。在苏州,古人将樱桃、青梅、麦子,称为入夏三新,用来祭祀和招待客人。除此之外,烧酒、海蛳、芥菓、白笥、咸鸭卵、蚕豆等都是时鲜美味,这些都是春夏之际所办饯春宴中常见的吃食。《吴歈》中所写 “消梅松脆樱桃熟,(见图一)麦甘香蚕豆鲜。鸭子调盐剖红玉,海蛳入馔数青钱”就是真实的写照。

  画面中,朱樱林下策丈独行之人正在走向远方,也许他会在路上拾起熟透掉落的朱樱到鹤洞喂给那只丹顶鹤,也许会到自己的书斋中品茗展卷。但不管他走向何方,在沈周的带领下,作为观众的我们知道,他最终会走进时光中,走进苏州那个浪漫的无尽夏日中……

  《东庄图》除了前文所述,还有描绘振衣冈、拙修庵、耕息轩等处风景。本文题目“待看繁花映水明”取自吴宽的《园中即景》。东庄不仅是吴宽的祖宅,亦是吴宽心灵的休憩之地,是他的精神家园。东庄之景中饱含着他复杂的情愫。吴宽一生宦迹转迁,自成化八年(1472)状元及第开始,其间只有两次因丁忧而回乡的机会,所以其在苏州的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都在遥远的京城为官,但他无时无刻不记挂着家乡。吴宽曾写下“卧病谩思新橘柚,退朝休赋旧樱桃”,对于他而言,忘不掉的不只是东庄中的朱樱,更是家乡的人和回忆。乡土情结,从来都深深植根于国人的内心深处,从古到今贯穿始终。

  如今,盛夏苏州的清晨,在白塔西路依然有热闹的荷花市集,这里不仅有荷花、莲蓬,还有其他各种时令特产。此时,当你在苏州古城的白墙黛瓦抑或小桥流水间手捧一束荷花时,你已经打开了苏州盛夏的浪漫,如同沈周一样,尽情享受着无尽夏日的悠长与惬意。

   (作者:王贵阳,系南京博物院馆员)

[ 责编:庞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周末人气旺

  • “动车医生”战高温斗酷暑 为暑运保驾护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加载更多